說起海派家具,那種新異的特色正好與京作家具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海派家具與京作家具它們分別體現出了上海、北京兩地典型的地域文化色彩。海派家具,它奔騰著現代西方文化的先鋒潮流和時尚新奇,烙上了東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時代印記,而創新則始終伴隨著這一家具流派的發展歷程。
海派家具發展至今尚不足兩百年歷史,但它的文化意義足以令人嘆愕。不同于明清古典家具信步而來的悠長,海派家具的誕生始于19世紀40年代,租界的設立為海派家具的誕生埋下了伏筆,一系列貿易通商將兩種文化的共融付諸現實,自此,海派家具一發而不可收。
比起明清古典家具文化血統上的單純性,海派家具更多地向西方文化和現代審美進行靠攏,在創新上也被賦予了更獨特的想象空間。誠然,海派家具并非中國古典家具的宗源,但它身上體現出的那種敢于探索和突破的精神值得我們借鑒。海派家具應當如何走上屬于自己的創新之路,且聽我細細道來。
時代背景下誕生的海派家具
海派文化是一種上海特有的區域文化。由于歷史原因,上海接觸到西方文化比較早,西方文化進入上海以后,與傳統的中國文化慢慢融合,漸漸產生了海派文化。海派家具是海派文化的產物。西方人來到上海的同時,也把他們的歐式家具帶到中國進行貿易,但歐式家具的材質和雕刻紋樣不被國人認可,西式家具雕刻基督教題材中的天使,而中國家具雕刻的則是傳說中的神仙和神獸,由于這種文化差異,他們原汁原味的西式家具初到上海時并不暢銷。
那個時期,出現了一些資本家和中產階級,他們骨子里依然是中國傳統文化,但接觸西方文化久了,覺得西方文化里的時尚功能元素也不錯,就請工匠以紅木、柚木為材料,以歐式家具為模型,在紋飾上進行改良后制成了高檔次的海派家具。所以說,海派家具是歐式家具與中國傳統家具的結合體,并且是體現上海特有文化的—種家具。

海派家具的文化淵源
家具跟人的生活以及社會文化是分不開的,不同時期的家具所體現的價值也不同。明式家具簡潔明了,有很強的裝飾和使用功能;清式家具強調裝飾性,體現了對奢華的追求,對使用功能的要求不高,是滿族文化的體現。
上文提到,海派家具是中西文化的結合體。它的實用性和時尚外形符合當時大部分人的審美取向,并且引領了當年中國傳統家具的現代化變革潮流。現在中國的文化是多元化的,不再是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過去的教育是四書五經、琴棋書畫,但我小時候是以革命教育為主,現在孩子接受的教育雖然逐漸向傳統文化靠攏,但同時也會受到許多西方現代文化的沖擊。
文化決定家具,海派家具的持續發展有其必然的理由。我認為,海派家具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符合這個時代的文化。海派家具是一個產生于這個時代的比較經典的產物。從這一點上來看,海派家具的市場前景還是非常樂觀的。
高仿家具何謂“真”?
說到海派家具,就不得不說一下高仿家具。高仿家具,就是某些企業祭出復古主義旗幟,臨摹明清傳統家具而成的復制件。每個人對高仿家具的理解不同,我理解的高仿家具就是贗品。贗品是什么概念?比如說唐伯虎的畫,唐伯虎過世之后,后人肯定有人仿他的畫作,甚至仿得真偽莫辨。如果兩張畫放在一起,那贗品的價值在哪兒?
古董的價值在于對歷史文化的記載和再現。唐伯虎的畫代表當時繪畫藝術的巔峰。再逼真的贗品也不能體現真品的價值,只能體現當時的高仿能力。我認為,贗品沒有什么附加值,真品就是真品,贗品就是贗品。唐伯虎當年也臨摹過別人的畫,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韓熙載夜宴圖》,但唐伯虎在畫的時候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從人物、家具到整體畫風,都體現了時代和他個人的審美追求,這要放在紅木家具行業,算是傳承基礎上的創新了。
購買中國古典家具,首先要看出于什么目的,如果是為了自己使用,那就按個人的喜好進行選擇。但如果是以收藏為目的,認為高仿的家具一定比創新的家具更有價值,那是不對的。內中做工上乘的或許還有價值,但物以稀為貴,做多了價值空間也有限。更多等而下之的,是層出不窮的偷手現
象和行活家具,走形又走神只是古裝戲的道具。
經典的明清古典家具,當然有收藏價值。體現我們這個時代經濟與文化特色的當代精品紅木家具,同樣具有收藏價值。這些代表我們這個時代的精品紅木家具,將成為兒孫后輩視為珍寶的新經典,意義深遠。

設計主題是紅木家具創新的關鍵
海派家具的成功離不開創新與設計。目前,國內紅木家具設計的普遍困境是缺少富有創意的主題,抓不住主題就沒有生命力。一套系列家具,如果沒有主題,就找不到設計的中心點。
家具就跟人一樣,精氣神要出來,紋飾要表達豐富的寓意。明式家具講究線條,像書法一樣。清式家具更像山水畫,看起來局部勾勒很繁瑣,好像沒什么看頭。換個方位,從整體來看,它的點和線條很有層次,看起來非常舒服。再比如羅馬家具和希臘家具,它們是根據地中海周邊地區的羅馬石柱來設計的,與建筑有密切的聯系。所以,設計家具要找到一個中心點。
錦翔現在做創新設計主要也是在文化上尋求突破,尤其注重對傳統祥瑞文化的發展與傳播。祥瑞文化寄托了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國很多東西是講人情世故的。以前的封建王朝,法律尚不健全,靠什么約束人的行為?靠從佛學、道學、儒學中提煉的道德規范。那么,道德的基礎又是什么?就是祥瑞。人們在過年過節的時候貼對聯,放鞭炮,不是為了慶賀今年的豐收,而是希望來年更紅火,這就是一種祥瑞觀念,世世代代都如此。
有了祥瑞題材,錦翔紅木的附加價值顯現:一方面是家具的物質屬性,包括木材本身的價值,手工制作的工藝價值以及舒適的實用價值;另外一方面是家具的精神屬性,也是祥瑞文化的豐富內涵。之所以很多消費者喜歡購買和收藏錦翔紅木家具,就因為它能滿足人們的消費心理。這就不難理解錦翔紅木家具身價不斷提升,而消費者依然趨之若鶩了。
要說錦翔有什么成功的奧秘,無非就是兩點:貼近生活的海派創新和承接傳統的祥瑞文化,如此而已。

來源:解放日報《藝術家具》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