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品鑒紅木藝術家具的文化內涵與韻味?一件好的作品必須具備材質好、立意高、工藝精、造型美這四個特征條件,并通過外形結構、繪畫圖案、工藝技法等多種藝術表現方式來挖掘與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淀,這也是評判一件作品是否完美的最基本標準。
但今人重料,卻多忽視在工上去好好琢磨和品味。殊不知,紅木藝術家具的美除了材質本身所體現的自然美以外,更要注重木雕技術與工藝所賦予家具的藝術美感。這是紅木藝術家具的創制者,通過家具藝術來傳遞思想感情和審美理念的方法與過程。沒有了它,任何創作都失去了意義。錦翔紅木的總經理兼總設計師陳宏光深諳其道,在嚴格繼承榫卯這一中國傳統木作工藝精髓的基礎上,大力發揚能工巧匠的精雕細琢技藝,將古法雕刻手段與傳統國畫藝術、當代東陽木雕之技完美融合,創造出一件件構圖生動、形象鮮明、線條流暢的家具精品。以創新的“絲翎檀雕”與“東陽重雕”技法賦予家具祥瑞文化的靈魂,從藝術層面上來說,這不僅大大地提高了錦翔作品的審美價值,更是為傳統家具特有的藝術氣質與意韻憑添了新時代的氣息。。
“絲翎檀雕”,源于中國畫中工筆畫法的一種技巧,通過運用毛筆單線或多線,極為細致地表現動物毛發的精細、飄逸、靈動,被喻之為“工筆中的工筆”,這一繪畫技法被運用于木雕雕刻之中,由此而得名。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錦翔紅木的一款“絲翎檀雕”書房作品。但見家具上的圖案、紋飾,非慣常所見的浮鍥淺刻、空鐫鏤雕,而是如國畫中極細工筆風格的畫法,在紅木家具上雕刻出猶如翎羽般感覺的細膩紋飾:你看那喜鵲雙翼、尾巴上細若絨毛的刻痕,恍若是一幅絲綢刺繡作品展現在眼前;那喜鵲的翎羽,真的好像在微風中輕輕顫動,如同活鳥跳躍枝頭、啟喙鳴叫,在不同的光影照射下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肌理效果和層次感……這種雕刻技術,徹底改變了國畫二維空間,將中國工筆畫的精致、細膩、形神兼備展露無余,產生一種全新的視覺沖擊。
東陽木雕,是一門以平面浮雕為主的雕刻藝術,以多層次浮雕、散點透視構圖、保留平面的裝飾而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錦翔紅木適時地將這被譽為“國之瑰寶”的民間工藝運用到家具的創作中來。“鴻運萬代”大寶座沙發便是其孕育出的完美結晶。此套家具周身鐫以精美繁復的百子鬧春圖案,主以“滿花”雙面鏤雕的手法,純手工打造。寶座的椅身以貔貅造型托起,所雕百子人物,個個天真浪漫,嬉鬧歡騰,人物的造型玲瓏奇巧,古樸生動;所雕景物的壽桃、石榴、水仙、荷花、望春樹,豐碩雋秀,枝繁葉茂,層次豐富分明……這種雕刻技藝,不但使背景看上去更加豐富、縱深感更強,在技法上又把圓雕、半圓雕、高浮雕、深浮雕、淺浮雕結合成“疊雕”,形成一種“多層鏤通,剔透玲瓏”獨特藝術風格。
某藏家飽覽錦翔的展示廳后如此感言:“紅木藝術家具在材質上都差不多,有差距的就是那一筆雕刻工藝上的點睛之筆。而錦翔紅木的作品無論從立意,造型和雕刻工藝上來看,都理當其中地完美無缺?!甭劥搜裕媸亲屓恕坝嬉淹浴?
來源:解放日報《藝術家具》專版